妳到底想表達什麼?
今天,小楓跟電台的朋友們
去電影院看了剌青這部電影
又是一部同志片
繼盛夏光年後,小楓第二部拜看的同志片
但不同於盛夏光年
小楓在看完剌青
走齣電影院後
花了好長的時間在思考
這部電影到底想說什麼?
單就小楓從劇情上所理解到的
其實就本身劇情來說
剌青這部電影所要陳述的
不比盛夏光年來的差
但在劇情的鋪陳、畫面的安排、人物的側寫等部份
卻很難讓人有所共鳴
導致原本清楚的故事主軸被模糊
在網上搜尋了些資料後
小楓確定了剌青想陳述的東西
但為什麼?一點共鳴都沒有呢?
在盛夏光年的時候
故事的平凡成了最有效的促進劑
因為平凡的像是現實生活中所會發生的事
使得整個故事容易令人將自我代入
但剌青的故事卻有點離奇(這點後述)
兩部電影,同樣是過去影向未來
同樣有採用穿插的方式來代入故事
但…在盛夏光年中,過去的契機很明顯、很簡短,也很直接
而且,盛夏光年的故事,是進行中的,很容易代入
剌青不同
過去佔了極大的比例,卻不採用前因後果排列整齊
先講因再講過的方式來陳述
過去的鏡頭,往往很難與現在做連結
小楓好不容易搞懂了竹子(梁洛詩在劇中飾演的女同志,主角之一)是個女同志
切回現在的鏡頭,竟是在為自己那個患有解離症(選擇性失憶的一種,強迫自己忘記某事來逃避,會造成個性與現實脫節)
的弟弟說故事,又或者在構思其它人的剌青花紋
很難做連結
很難搞懂,主角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基於什麼樣的心態,是什麼事影向了它
在這種過去比重過大的情況下
照順序拍下來,會更容易讓人瞭解
不停的在兩個時間點間切換,實在容易令人抓不到重心
而在盛夏光年中
過去跟現在的人、事、物,是相同的
整個故事是在進行中
剌青中
過去卻影向未來
竹子過去所背負的事
影向了她,決定了她的個性
但那個契機,實在是說離奇也不為過
地震是一個悲劇沒錯,會帶走許多人的性命
而在地震前會發生什麼事,也是沒有人能預料的
單獨事件的獨立發生,很平常
但同時發生,雖不是說不可能,但實在是讓人很難相信,很難說服觀眾去將自己代入,去理解
以致於,整個故事,讓人抓不到方向
更別論,當竹子股起勇氣,面對自己的感情後
事後給她的又是接二連三的打擊
這與其說是在探討女同志的苦
不如說作者妳在玩弄妳的女角
巧合成份太大
更使得人難以理解
也導致,小楓理解完整部電影后
還在質疑自己是不是漏看了什麼、會忘了什麼
明明已經對故事的主軸瞭解了
卻鑽牛角尖的去思考背後是否還有什麼要表達的主題我沒注意到
所以我才會問
妳到底想表達什麼?
為什麼一部悲劇,會被人當成喜劇?
當一部電影,觀眾無法完整的瞭解故事時
不是觀眾的知性不足,而是導演自己本身的表達能力不足
當我今天看到的是…導演已經完整的表達自己想表達的事物了
觀眾卻很難體會…
就其它電影來說,若出現上述的狀況
可能就真的是觀眾的知性問題
但就剌青來說…
導演妳陳述故事的手法才是主因
故事發生機率過低也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不過,不可否認的
小茉莉這首主題曲選的不錯
兩位角色在吟唱、陳述的時候,感覺也有到
剌青想講的東西,絕對不少、也不單純…
只是在表達手法上…很難令人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