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5日 星期二

異議あり

異議あり

這是發生在今天策略行銷課的時候的事
首先…今天上課真痛苦呀
誰叫我該死先拉了一晚的模
又處理了拍攝的問題,聯絡受訪者
還跑到學校印公假單
規劃明天的拍攝行程

一直忙到十點上課…

在第一堂快下課的時候,這悲劇就發生了(不過這悲劇還只是串場啦)
熬夜、空腹已經讓人很難受了
不料血糖又跌了…
一整個差點在班上昏到
話說回來,我是怎麼從停車場回到家坐到電腦前的呀?
我好像完全沒印象哩~"~

言歸正傳
今天策略行銷時,延續前幾堂的課程
讓同學做之前各組進行的行銷報告

今天報告的兩組分別是林鳳營鮮乳
還有就是左岸跟伯朗兩家咖啡的行銷手法比較

重點在咖啡那份報告

報告者有幾點其實真的很不錯
表達清楚、分類明確
對比也用的相當不錯
可以看出針對兩間公司有做相當程度的瞭解

但我有異議的部份在於咖啡這個主題
不巧這學期電台的節目Shining Bar正好是做咖啡
所以對這方面有些許研究
讓我在聽完這份報告後
發現了幾點可議之處

首先
世界現行的咖啡主要有三大品種,其中比較主要的分別是
阿拉比卡、羅布斯塔
這邊要簡單介紹一下這兩種咖啡豆的特質
一般我們在咖啡店飲用的咖啡,其實全是屬於阿拉比卡種的
其中與羅布斯塔混種進行改良的這邊估且不論
但在咖啡店有,有經濟價值的,一定是阿拉比卡
至於羅布斯塔,則是一種較耐蟲害的品種
常常跟阿拉比卡種混種或混用來改良某些層面
比方說蟲害或者葉鏽病等
阿拉比卡種是唯一能夠直接飲用的咖啡品種
在世界咖啡中,它有75%~80%的佔有率
而羅布斯塔種則較常使用在即溶咖啡、罐裝咖啡、液體咖啡等工業咖啡中

上面這一大段主要要表達的重點是什麼呢?
這就是我第一個有異議的地方
因為兩種品種的咖啡主打市場不同
所以在介紹工業咖啡時,把咖啡專賣店的咖啡拿進來做比較是不太適合的
品種、風味、市場都有很大的不同
不是同樣叫咖啡,就都是咖啡呀
今天那位報告的同學就出現了這樣的狀況
我覺得她是有必要瞭解一下這個部份(基於報告的客觀性跟可信度,不是我個人的評批呀)

此外就是咖啡店跟罐裝咖啡的市場定位的行銷手法的部份
市面上其它的咖啡店我就暫切不論
今天該同學在報告時提出了『星巴克也推出罐裝咖啡』來做一種市場的轉移
我覺得這個論點是有問題的
根據我本人看到的某篇專訪(在那?何時?為何我卻全忘了)
裡面訪問到了星巴克的創始人,還有星巴克加盟店的某些狀況
裡面就提到了一點是星巴克創始人指責旗下加盟店竟然沒有配備一些基本設施的問題
在該篇專訪中他提到了星巴克的營業理念
我本人認知無誤的話,該段的重點應該是
『星巴克賣的不只是咖啡,而是賣一種環境,一種願意讓人在星巴克休息,開會、聊天的環境』
所以除了咖啡外,星巴克的服務、裝橫等也是它的商品
若基於這種營業理念,它所行銷的商品本身就與市售的罐裝咖啡不同
將之同一而論,似乎有些偏頗

最後一點是個人問題
伯朗跟左岸的行銷手法、目標族群其實有很大的落差
今天報告的同學很明顯的較偏好伯朗的作法
但我個人是左岸派
兩者在廣告性質上的確都有許多的差異
但視目標族群的不同,這是正常的
有人喜歡伯朗的陽光開朗形象
我就偏好左岸的典雅、有深度的廣告(這邊不論商品,而是單指行銷手法)
主講人今天有個毛病就是
她的喜好表明的超明顯
而且對左岸的評論有點失理
諸如『形象憂鬱』『悲傷』『灰暗』等…
還有,針對業主的贊助活動也提出了『無聊』這樣的話法
似乎就有些過份
另外,法國的左岸跟右岸我記得是有點差距的
特色風格上似乎有些不同
這裡我記不清楚就不深入討論了
這段重點在
主講人在報告時個人立場過份明顯
也間接貶低了某廠商的行銷手法
那是不是同樣也間接眨低了受這個行銷手法所吸引的目標群眾?
這點我想主講人有深思的必要

其實這篇只是無聊
當我有認真上課後下課做的一點小筆記
有認真看完的…
你夠強XD

沒有留言: